最后一刻的400公里
Posted on 2019-03-14最后一刻的400公里
2018年5月份自己开始跑步,起初只是随便跑,后来决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,18年全年跑步400公里,其实算下来自己每次跑4公里,自己也是可以轻松完成的,可是到了元旦前的最后一周,还剩50公里,按照每天跑步的情况,几乎完成不了了,在最后关头不能放弃自己的目标,于是在12月30日的晚上自己跑出了跑步以来的最远的距离,20公里,持续跑了2小时32分钟,自己当时也挺震惊的,自己居然坚持了下来。
一直想总结一下18年这次跑步的经历,终于拖了这么久,还是觉得写下来。过程中我悟出了三点感悟和三点做事的方法。
三点感悟:
-
人要有目标
人区别与其他动物,可能是人有更大的欲望,更强的志向。是什么去支撑人的欲望,是阶段的目标。古语有云: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”,也充分了说明了目标的计划性,我们的目标可能会分为每天的,每周的,每年的,甚至是十年的。目标也是一种里程碑,去衡量我们自己的过程和结果,衡量我们是否在成长,衡量我们是否在进步。没有目标的人,容易像无头苍蝇一样,到处乱撞,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欲望。
-
比目标更重要的是,完成它的信念
目标是一片旗帜,是一个远处的灯塔,但是更重要的是,去向着灯塔行动。也许现实给我们舒服的诱惑很大,喝着饮料,看着剧,可以舒服的过一天,自己的目标早已抛到了脑后,时间流逝,灯塔还是在远方。所以目标固然重要,更重要的是有实现它的信念。
-
孤独
孤独,成长的路上大多是孤独的。确实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同伴与自己同行。默默的再跑的两个小时里,我很希望有个人和我一起,我能看着他。可以把他当做自己的目标。成长很多时候是属于我们一个人努力的过程,没有人甚至也不会有人和我们一起。我们要看自己的勇气、毅力和信念坚持到底,到达终点。
三点做事的方法:
-
目标的拆解很重要
其实400公里也不是什么难事情,分解到每天,平均一天不到2公里,其实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,引申到我们的工作中,其实任务的拆解很重要,合理的分配计划,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。一口气不可能吃成一个胖子,只有合理的完成小的阶段性任务目标,才能最终完成大的目标。
-
不要拖延,拖延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坏
我试过很多次去拖延任务,如果你意志力坚强(当然意志力差,就直接不做了),其实最终这件事情你还是不得不做,而且效果会很差。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早点完成呢?其实我跑完20公里后,大概一周左腿的膝盖都微微有点痛。
本来可以按照计划轻轻松松可以完成的事情,非要在最后时刻冲刺,而且冲刺的结果还很差,通常在工作中都不会有很好的回报。
-
做起来,其实事情也没有那么难
万事开头难,其实很多的事情,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。我之前跑20公里,自己都不可以想象,自己从来没有跑那么远的距离,而且想想都很枯燥,自己的腿怎么受得了。但是当自己坚持下来的时候,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难,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。而且很多的事情有了一个最初的版本,后续迭代就很容易了。
Changelog
- 2019-03-14 完成初稿.
- 2019-03-21 修改部分不通顺的句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