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科学-养成习惯

养成习惯

最近这段时间看了几本关于自我心理管理的书,有国外的和国内的,对比来看的话,还是可以看出国内和国外书籍的不同,国外的人基本都是有科学论据来论证的,但是国内的很多都是用一些成功的例子来表达。

根据自己这段时间的阅读,输出几篇关于脑科学与心理成长的读书心得。

大脑是如何存储习惯的

大脑中存储了非常多的信息和人类的意识,其中有两个区域分别存储着意志力和习惯

意志力

存储于大脑的脑灰质里面,用于去坚持完成某些任务或者作出选择,例如要不要做某件事情、怎么做,都要消耗意志力,意志力是有限的,当意志力消耗完,我们就不能作出选择或者就不想做某些事情

习惯

存储于大脑的基底核中,习惯的事情,是不需要消耗意志力来思考的,我们会顺其自然的做下去,例如吃饭、睡觉、娱乐

我们为什么无法坚持

从上面的对比中,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,使用意志力的时候,人要消耗大量的能量,人身体是一个保障性的个体,有自我的保护意识,当能量使用到达一定量的时候,身体就不愿意工作了。当意志力消耗完的时候,我们就无法坚持或者选择,这个时候需要休息(不单单是睡觉)才可以补充我们的意志力。而某些事情经过长期的训练,已经存储成习惯,去做的时候就不要消耗意志力了。

其实回想起来,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,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做,而是当你去选择的时候,你被动的选择了不去做的一边,这个时候可能是你的意志力已经消耗完了,你已经无法坚持了。

我们重新理解成语中的“充满精力”的含义,不止止是有力气的意思,还包括了意志力。

我们要重新规划和合理安排自己的意志力,逐步养成习惯,才能将事情永久的坚持下去。那么入职才能有意志力,养成习惯呢?

如何保持意志力,养成习惯

热爱产生意志力

强扭的瓜不甜,很多事情,只有当我们自己内心真正有意愿的时候,才能产生很大的热情,内心充满力量,只有我们真正热爱的事情,才能最终坚持下来,变为我们的习惯,使我们自己受益。

强行坚持的习惯,一旦中途有变动或者意志力变弱就会中断,坚持不下去,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。

增强认知,增强意志力

人生不可能只有热爱的事情,当然还有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一些事情,但是这些事情又必须不得不做。增强自己对这些事情的认知和收益,使大脑减少选择的时候消耗的能量,从而提高意志力。

比如工作后学习英语,学不学习,短期来看,不会对当前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变化,所以学习的愿意或者分配的意志力就很少。但是如果我们明白学习好英语,我们可能有机会出国学习或者去外企工作,对于我们的薪水或者前途都有很大的帮助,这样后期我们的学习动力也会强大起来。

坚持行为,转化习惯

对于可以坚持的下来的事情,逐渐形成自己固定的方式,转化为习惯。

第一阶段:1~7天左右。此阶段的特征是“刻意,不自然”。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,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,不舒服。

第二阶段:7~21天左右。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,继续重复,跨入第二阶段。此阶段的特征是:“刻意,自然”。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,比较舒服了,但是一不留意,你还会回复到从前,因此,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。

第三阶段:21~90天左右。此阶段的特征是“不经意,自然”,其实这就是习惯。这一阶段被称为“习惯的稳定期”。一旦跨入此阶段,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,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“效劳”。

Changelog:
  1. 2019-03-28 完成初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