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假的努力,只是为了自我安慰

今天是父亲节,也是夏至,而且今天也有日环食,可惜我在的深圳看不到。
在今天这个好日子,要聊聊焦虑以及如何在焦虑后努力,提升自己。

满地的焦虑

每天周而复始的上班,头疼脱发的工作压力,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寥寥无几,不断飙升的房价……现在的年轻人都在面对这些问题。

小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,不断忧虑的上学问题,甚至很多同事都惧怕生小孩,“四脚吞金兽”现在是容易生,但是不敢养。这是很多中年人的焦虑。

中国正在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转型期,精神、物质的差异和冲击是非常大的。恰逢互联网的发展,我们看到了很多更美好的东西,但是整体的物质基础和生活福利并没有跟上。

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,在很大的层面了加剧了目前的贫富差距,变相增加了焦虑。公司的一位领导说过这么一段话:“以前物质没有现在这么丰富,隔壁家比你富有,也就半个馒头,不会有很大的差距,但是现在隔壁富豪的财富,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”。听完深有体会。

贫富差距和社会阶层在每个国家都是存在的,也不可能祈求在短时间突破这种阶层。据统计从一个阶层到另外一个阶层需要四代人的努力。只要每代人比上代好,不断的迭代升级,四代人下来最起码会不一样的。

焦虑是一定会有的,但是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无法正视它。

自我安慰的努力

在焦虑中折磨中,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有志青年,发誓要改变自己,使自己变的更优秀,改变现实。

我来说说自己,看看我这几年的“成就”:

这些尝试和努力,只是为了安慰自己,让自己假装自己很努力,都没有坚持下来,其实都是无效的努力。
花了2个小时看书,期间都在不同的刷手机,或者注意力根本没有在读书上,得到的是自己精神的满足,对于改变现实没有本质的效果。

自我满足,我很努力,看了书,学习了很长时间,其实这些都是无效的投入。

真正的努力,需要注意力的集中和专注的投入,而且要坚持,使其产生质变,转化为长期收益,这样现实生活才会发生改变。而且改变是缓慢的,你需要持之以恒,不能半途而废。

想想你有这样的现在或者经历吗?

怎么才能有效的改善现状呢?(请注意:我用的是改善,不是改变,我们一点点来,不要着急)

专注的投入,用结果衡量

我们习惯衡量一件事情自己做的怎么样的时候,总是强调过程。

其实我们只是假装自己很努力的样子,给自己心理的安慰而已……

社会的残酷性,很多时候在于看的是结果,不看重过程,所以你努力了都未必成功,更何况你只是在假装努力。

转化思路,用结果来约束自己,给自己的目标也要以结果为导向,而不是以过程的投入为导向。

目标导向的转变,会引导过程的转变,会引导专注于结果

长期视角

成年人的世界里,做成一件事情,真的很难!难到坚持运动10天,可能都做不到。
为什么呢?因为没有实时的反馈,生活中的很多事情,要达成量变才能质变,但是量变需要积累很长的事情。我们经常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,因为由于的及时反馈,给你带来了快感,能让你一直坚持,当然也在你无法通关的时间,耗费你大量的时间,它给你的结果是明确且实时的。
人类是一个在意短期收益的生物,不会考虑那么长的时间,所以坚持很难,因为没有收益,慢慢就放弃了。

我问过很多同事,如果现在你回到高中,你会玩命学习吗?你会一定要考入一个好大学吗? 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,可是那时候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努力学习呢?就是没有看到一个好学习,对于未来的长期收益。

其实对于未来要做的事情,我们现在做起来也不晚。对于未来,行动的再好时间是昨天,最早时间就是现在。动起来,一切还来得及。

延迟欲望,延迟满足,把自己的视角放到未来,看到更长远的事情,那样才有动力坚持现在的事情。

[声明]本期的图片,都来自于本人的手机拍照

Changelog

  1. 2020-06-21 完成初稿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