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刻意练习」读书笔记
Posted on 2018-08-30时间不等人
两年半以前我刚入职XX公司的时候,在得到上买了『刻意练习』的电子书,当时记得很认真的告诉自己,一个月内看完。但是转眼两年都过去了,现在自己才陆陆续续的看完,可能自己还是不喜欢看电子书。
什么是刻意练习
书的作者一位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,一位是医学作家。书中有很多大量的实验,用来支撑作者的观点,从这点来看,书中的结论还是比较客观的。
- 刻意练习不只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,并且包含了详尽的提升措施和路径
- 刻意练习的技能,已经有明确的技能方法,刻意通过有效的练习完成,因此目的性很强,不是摸索
- 刻意练习的范畴不在舒适区内,因此刻意练习一定是要走出舒适区。走出舒适区是痛苦的,这是人类的天性
- 它有一个特定的目标,并且有一个详细的计划,需要逐步按照计划进行改进
- 是刻意而为的,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,控制练习
- 包含反馈,以及针对反馈,需要适时调整,需要很强的自我检测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律
- 刻意练习产生心理表征,又依赖心理表征,相辅相成
- 它是一个迭代的过程,需要逐步改善自己
特点太多了,就无法突出真正的特点:
有目的 有计划 反馈调整 自律
心理表征
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 心理表征,
- 有助于找出规律
- 有助于解释信息
- 有助于组织信息
- 有助于定制计划
- 有助于高效学习
自己对心理表征的理解:心理表征是通过长期的刻意练习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射效应。就像长时间开车的司机,换挡、油门、刹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生理上的机械行为,可以瞬间做出反应。心理上的就像专业医生,看到病人的神色和说话的语气、简单的描述,可能就能判断出病人的问题。
长时间的刻意练习,会使人针对某种特定的事物产生自己强大的心理表征,去指导生理和心理的决策和行动。
我理解的刻意练习
学习完以后,我意识到刻意练习其实和我们质量管理方法是一样的理念:PDCA
定制目标 -> 实施过程 -> 跟踪反馈 -> 改进修正
最重要的几个点:
- 明确的目标
- 明确的改进方案
- 实时反馈
- 走出舒适区
- 坚持不懈 自律
写到最后,我觉得自律才是最难的!自律给人自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