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保持好奇心 - 读书笔记
Posted on 2020-03-15假期期间,看了伊恩·莱斯利写的「好奇心」,书中讲了好奇心的重要性,好奇心的产生以及如何保持好奇心。
好奇心是人类的发展的源泉
好奇心是人类发展的源泉,也是推动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。
我没有特别的天赋。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。 ——阿尔伯特⋅爱因斯坦
人类从智人时代到现代社会,好奇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从徒手采集的游牧生活到种植饲养的群居生活,从手工劳动到电力的自动化时代,从手工计算到现在的自动化人工智能,都是由于好奇心的不断驱使,才有了人类的巨大改变。
书中作者把好奇心分为: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。
- 消遣性好奇:单纯的好奇心,寻求实物的不同,容易喜新厌旧,而且很难有产出
- 认知性好奇:追求事物的本质,这种好奇心,驱使人类弄明白很多事物。
现代科技网络的发展,对于人类的好奇心有着负面的影响。网络对于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知识,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轻易的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,我们追求认知性好奇的想法也在逐渐消退。
好奇心需要从小培养
(这段有宝宝的同学要认真学习)
好奇心从我们出生就伴随着我们,我们来到这个世界,什么都不懂,好奇心就开始让我们逐渐学习人类的基本技能,为什么其他人会说话,为什么他们会两条腿走路,为什么他们可以用筷子吃饭等等,正是这些简单的好奇心使我们逐渐长大。
当孩子咿咿呀呀的时候,其实是他们好奇心的表现。这个时候大人必须去回应他们,如果我们不去积极响应,小孩子的好奇心就会逐步减弱,这对于他的人生是影响很大的。好奇心会不断衰减,直到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好奇心,觉得世界的任何事物就是这个样子的。
所以对于婴儿的咿咿呀呀以及小朋友的奇葩问题,我们一定要去积极的回应,并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思考,让他们可以去继续探索。不要错过了小朋友好奇心培养的重要阶段。
求知与博学
除了在儿时父母对我们的回应,如何在我们成人后,自己保持很强的好奇心,可以自己成长呢?
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——Steve Jobs
乔布斯的这句名言,很好的诠释了保持好奇心的方法,永远保持一颗对知识敬畏的心,不断的学习和成长,多问自己“为什么”,一步一步让自己的好奇心保持新鲜。
一味的求索,那只能是消遣性好奇,我们还要去总结、归纳和整理,把自己的知识进行整合,使自己的知识可以有序的排列起来,使自己博学。只有当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,才能更完整的使自己产生更多的好奇心。一个知识浅薄的人,好奇心逐渐就会随着知识的匮乏慢慢减少,最后没有了好奇心。
保持好奇心的新鲜,不但要不断的读书和学习,还要不断的总结和整理,其实这也是我们小学读书开始的基本技能。
世界因为好奇而伟大!
[声明]除特别标注外,其它图片均来自网络
Changelog
- 2020-03-15 完成初稿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