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贫穷的本质」

1. 贫穷的定义

一直以来贫穷都充斥着世界的每个角落,时常也挂在我们每个人的嘴上,到底什么样子的人才算是贫穷呢?

贫穷的人具体的生活是怎么样子的呢?

「贫穷的本质」书的作者,其中一位是印度人,所以书中主要是描写印度的国内场景,书中真正定义的贫穷是那些吃不上饭、生病看不起医生的人。

联合国的很多组织,包括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在处理消灭贫穷,而且已经持续了很多年,为什么感觉贫穷这件事情,还是无法消失呢?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贫穷呢?

这本「贫穷的本质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作品,书中从食物、思维、贷款、意识等很多方面描述了贫穷人们的生活。

2. 贫穷的原因

书中洋洋洒洒的讲了挺多原因,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贫穷的原因呢?

  1. 长期的贫困导致失去信心,得过且过
  2. 抗风险能力弱,一个简单的意外事件就导致持续贫困
  3. 没有提高思维的意识
  4. 无可奈何,循环借贷导致持续贫困
  5. 子女很少参加教育,代代贫困

贫困的理由很多,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,其实这些原因都互相依存,互相影响,都持续的导致贫困。

联合国和各国的部门每年都有很多的支援,发粮食、提供教育机会,但是总体的效果却微乎其微。

3. 改变的方法和动力

现在全世界的慈善组织,都知道不能直接发粮食、提供现金支援,这样就会导致贫困的人,持续贫困,因为养成了懒惰、直接伸手的恶习。

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让穷人可以自食其力。

  1. 这样可以让穷人理解自己的劳动是可以改变生活的。
  2. 增强个人的信心,很多穷人贫困的原因不是没有办法,而是长期的贫困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。
  3. 提升教育的收益和价值。由于整个社会体系,没有提供教育的价值,所以很少参加教育。即使参加教育的人,也由于没有教育的收益,最终彻底放弃教育,还不如提前劳动,还可以补贴生活。
  4. 长期坚持一些可以改变生活的事情,量变达到质变。

4. 反思到自己

反思到我们个人,无法持续的成长,就和持续贫穷的处境是一样的。

  1. 反思我们有没有对成长已经失去了兴趣?
  2. 有没有实际行动,还是只是简单的思考,仅仅停留在思考层面?
  3. 长久看不到成长的价值,已经放弃了成长?
  4. 生活和工作的无奈,是不是已经腐蚀了成长的动力?

对于我们个人而言,可怕的并不是物质的贫穷,更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穷。

5. 经典语句摘抄

贫穷的人,首先在意识上就是贫穷的,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

看不到未来的希望,宁愿相信短期的感受,不愿去坚持长期的价值,最终失去课生活的动力

贫穷会永久的腐蚀人的耐心

意识形态、物质和惯性,不断的瓦解各种思维的努力


[声明]除特别标注外,其它图片均来自网络

Changelog

  1. 2022-02-21 完成初稿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