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张艺谋的作业」
Posted on 2022-02-28周日半天时间,看了张艺谋的自述「张艺谋的作业」,书主要讲张艺谋如何从一个普通的陕西国棉的一个普通职工,成为一名导演。只是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事情,至于导演如何发展,如何出名,不在这本书的范围。
其实说起张艺谋,我和他还能扯上一点关系
- 我们都是陕西人
- 我毕业的大学,就在国棉八厂隔壁
- 我自己曾经还在国棉八厂家属楼住过一段时间
在那个年代,究竟如何从一个工人变成现在的大导演,他到底经历了什么,哪些是运气,哪些是实力,建议大家看看书,书不是很长,而且中间有很多张艺谋的照片可以欣赏。
你必须有专长
张艺谋能从工人到北影学习,再成为大导演,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的摄影专长,不管是他结交朋友,成为工厂的红人,还是可以进入北影,都是他摄影的才华。
他一路打怪升级,都是摄影的才华在背后默默的帮着他。他因为超龄按照规定是不可以进入北影的,因为他的摄影能力,破格被文化部当时的部长看中,才进入了北影。
一个人的成功,一定是有某个能力支撑着他。
一个出众的能力,就是你的贵人,那么回想我们自己
- 你自己最出众的能力是什么?
- 它能帮助你,带动其他的能力吗?
- 它对你的综合影响是什么?
你要时刻准备着
说出来大家可能吃惊,张艺谋的第一部相机是卖血和工资加起来买的。当时卖血有个好听的名字“营养补助”。
张艺谋就靠着这部相机一点点积累自己的摄影能力,那个时代的相机是要用底片和相纸,才可以洗出照片的,底片和相纸都是耗材,要花钱的,不像我们现在智能手机,拍的不行,再来一张。
为了节约和搞到这些耗材,他主要是以下两个办法
- 为了不浪费相纸,他把每张拍摄的场景都记录的很详细,记录当时的场景,也方便自己去回顾好坏
- 不停的参加厂里的宣传活动,活动就有拍照的机会,自己就有练手的机会,剩下来的耗材,自己还可以留着用
就这样他就不停的磨练自己的拍照技术,无时不刻的为自己的拍照准备着。
你一定要努力思考学习
张艺谋只是一个工人,也没有学过摄影,怎么能把自己的摄影练习到一种专长或者能力呢?
不停的看书,其实办法很简单。就是通过读书来学习知识,那个年代书比较少,张艺谋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一口气把书读完,只能利用时间抄书,用纸张把书抄下来,到了有空的时间再去读这些书。
就是靠着不停的抄书,不停的学习和思考,把原来无关的字句变成了自己的知识,在通过各种办法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。
时代总会给某些人机会,但是会给哪些人呢?当然是要给那些有准备的人,但是哪些准备是合适的,是必要的是没有人告诉你的,所以你要不断不停的准备和练习,把自己的能力变成机会,变成可能性。同样也要认可准备并不一定都能成功。
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
精句摘抄
- 人在时代里都必须先生存,在生存中保持个性,保持清醒,保持头脑拼命运转,根据形势和感觉,表现出独立的思想性。你打定主意就是要拍一部十全大补的电影,既要通过,又要赚钱,还能表达自我,你就是好样的
- 张艺谋在不同场合都说过一句听来的话,“命运就是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”,今天他倒有了新的解读:“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,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,看到机会的来临。你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,往往是准备之后你做了临时性的选择、不知深浅的决定,正是这些准备,让你的各种选择和决定改变了命运。等你若干年后回过头看,你才恍然大悟,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。”
- 当你有五部过硬的、被认可的东西搁在这儿,之后虽然会被批判,你仍旧是你,依然有你的价值,会有人给你投资。
- 张艺谋现在还记得摄影系沙占祥老师教的口诀:频率叶子板,调焦收光圈。拍故事片,通常用的就是24格,除非有特殊的要求,这就是频率。叶子板开角度是不是175°?焦距对准了没有?光圈有没有收到位,到底是5.6还是1.4?就算是数码摄影,这四个基本要素还是没有变。“拍《金陵十三钗》喊预备开始前,我还要提醒摄影助理。”张艺谋说。这四个环节打开摄影机前背一遍,减少很多麻烦。
[声明]除特别标注外,其它图片均来自网络
Changelog
- 2022-02-28 完成初稿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