沟通的思考

最近都在忙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,每天碌碌无为却感觉不到收获,内心充满了焦虑。

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各种事情,时不时导致自己心里很难受,无力感总是围绕着自己。

唯一有时给自己安慰的事情,发现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焦虑和不安,不只是我一个人在煎熬之中。

大概一个月前就读完了得到脱不花的「沟通的方法」,可是由于拖延,一致都没有完成总结梳理。

1. 沟通是为了什么?

达成一致,大多数的沟通都是为了这个目标。不管是商业合作,还是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,亦或者教导别人。

所以在沟通的所有过程,我们都应该记得这个原则,往往很多失败的沟通,都是忘记了这个原则,只是一个人的演讲,最终导致事情很难办成。

往往我们对沟通最大的误解是:沟通是为了一方听从于另一方。如果是一方心甘情愿的听从,也算是达成一致,而往往是强迫对方听从于一方,这种沟通算是失败的沟通,甚至在一些棘手的沟通中,大家不欢而散。

在沟通的每个时刻,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、原则和态度,实时思考,最终达成一致。

2. 好的沟通逻辑

  1. 响应情绪

  2. 确认事实

  3. 明确行动

沟通一定是带着某种期望来达成一致的,那么一定会在沟通之前,各方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,同样也会有情感和情绪。

例如:

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一致后的行动,但是在达成一致之前,我们一定要去客观的了解事实,不要一口拒绝或者答应下来。

工作生活中大家需要进行配合,一口拒绝显得不好合作,那么日后的彼此合作可能也会不顺利。但是满口答应,万一这种事情自己做不到,那就不当耽误了别人,自己也会失去信用。

所以在沟通前或者沟通中,一定要认真的了解事实。

别人需要什么?为什么需要你来做?

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?别人需要你怎么配合他?

你能不能做到?对你的影响是什么?

只有在清楚事实和过程后,才可以给别人承诺自己的行动和方案。

3. 行动:躬身入局

讲完了沟通本身,我们就看看如何去行动,思考和行动有时候有很大的区别。确切来说,行动可能更难。

行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,而且行动中还受到阶段性反馈的影响。

最近这几年感触最大的就是:躬身入局,有时候我们行动的时候,很难感受到难点或者价值,很大因素是我们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行动,很多时候只有亲身来做,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各种反馈。

但是很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我们无法亲身的融入到事情中去,从而对事情本身无法做到客观的了解,很难进行理性的判断。

只有自己真切的融入到事情的本身中,才能感受到事情的各种原因。

经常我们埋怨别人做事不好的事情,先缓一缓,是不是自己对事情的本身不够了解,没有躬身入局的看到事情中的各种问题。

4. 开放性原则

很多时候,我们沟通不只是为了完成明确的目标,更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,或者说是拓展交际的方式,那么在交际中就要进行开放性的沟通,避免一句话把问题说死了,闭环型沟通。

为了增进感情的沟通,就要进行更多的交互,让对方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或者经验输出,才能进行更多的交流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拉进彼此的距离。

可以适当的让对方输出自己的价值,在整个沟通的环节中,得到肯定和认可,这样我们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。

5. 无限游戏

最后我们讲讲沟通中,最尴尬的时刻:被拒绝。尤其是销售这类工作,被拒绝是家常便饭。

书中有一句话:只要保持沟通,你就还有机会。

所以不要轻易放弃,不过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,从其他角度进行保持沟通,不要执着的采用老的方式,换个思路或者角度再进行尝试。

人性是温暖的,也许可能从其他的地方得到认可或者赞同,那也许你的希望就在前方了。

[声明]除特别标注外,其它图片均来自网络

Changelog

  1. 2021-09-12 完成初稿.